灵长目是包括人类在内的一个分类单位,之所以叫灵长目是因为人类把自己看作是演化历史的最高产物,认为人类居于生物演化阶梯的顶峰,是万灵之长,是世界的统治者。然而,灵长类是直接从原始的食虫类祖先起源的,从整个哺乳动物的演化树来看,灵长类是较早就分出的一个分支。
既然最早的灵长类是由食虫类演化而来的,那么它们应该跟某些食虫类有相似之处。今天生活在亚洲的树鼩、羽尾树鼩及其亲属在形态上与最早的灵长类相当接近。树鼩是一种只有松鼠大小的小型哺乳动物,它的头向前伸出,吻部长长的,身后拖着一条长长的尾巴。它们在分类上属于食虫类,但实际上在食物来源中果实要多于昆虫。
新生代早期,灵长类已经从类似树鼩的祖先沿不同方向发展,产生了各种分支。一支以狐猴和懒猴为代表,被称为原猴亚目;另一支以眼镜猴及后续的猴、猿和人为代表,被称为类人猿亚目。眼镜猴类在类人猿亚目中处于最原始的地位,而德氏猴则是眼镜猴中最原始的类型。可以这么说,德氏猴应该是猴子的祖先。
在中国湖南衡东发现的5500万年前始新世早期的亚洲德氏猴化石,拥有近乎完整的头骨和上下牙,而以前在北美洲和欧洲发现的德氏猴化石都只是些零散的牙齿和破碎的.颌骨。
形态学和系统分类学的分析证明,亚洲德氏猴是所有已知的6种德氏猴中最原始的,也是目前发现的年代最早的灵长类动物。亚洲德氏猴的体重大约只有28克,头长不过2.5厘米,还没有一个拳头大,比现今生活在世界上的所有灵长类动物都要小得多。它具有两排细小的牙齿和相对很大的眼眶,更有一个较大的眶下孔,可供三叉神经通过,意味着存在较发达的触须。根据出土的化石推断,始新世早期的湖南衡阳盆地是一个巨大的湖泊,德氏猴就生活在湖畔的丛林中,以昆虫为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