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列夫·托尔斯泰优秀教案

刘莉莉

部编版列夫·托尔斯泰优秀教案1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学习运用比喻、夸张描写人物肖像的方法。

  2、了解托尔斯泰的生平和人生追求及精神境界。

  3、感受文章语言的简洁清丽之美。

  (二)技能目标

  提高学生的概括能力与分析评价文章思想内容的能力。

  (三)德育目标

  1、体会茨威格对伟人托尔斯泰的崇敬之情。

  2、感悟生命真谛,培养学生高尚的人生追求。

  二、教材分析

  《列夫·托尔斯泰》是人教社八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的一篇人物传记。本文同时也是奥地利著名作家茨威格传记作品《三作家》中可以独立成篇的一节。茨威格用传神之笔为我们描绘了一幅大文豪托尔斯泰的“肖像画”,揭示出他成为著名作家的特质和积极的人生追求,对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具有潜移默化的作用。本文重点突出,语言生动,表达手法丰富,对学生写作也极具示范作用。

  三、教学重点

  深入探究课文对人物形象的描写,领悟托尔斯泰的精神境界和人生追求。

  四、教学难点

  赏析课文的写作特色,学习描写人物形象的方法。

  五、教学方法

  根据语文新课程标准要求,语文要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因此在设计教学方法时主要设计了朗读、感悟相结合,自由、合作相结合的教学方法。为了更好的体现教学效果,还采用了百度搜索资料的方法,这样可以发挥情感在教学中的动力的作用,而且还消除了疲劳,激发创造力的作用。

  六、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七、课时安排

  两课时

  八、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情景导入

  1、走近托尔斯泰:

  提起列夫·托尔斯泰,大家都知道他的作品,请同学说说他的代表作品。他是俄国伟大的作家之一,也是世界文豪,他长相平平,却有一双锐利异常,能够洞察世事的眼睛。现在,就让我们跟随作者,去凝视托尔斯泰的眼睛,并由此进入他那深邃而丰富的内心世界。

  托尔斯泰,俄国作家,1828~1910早年父母双亡,自幼接受严格的贵族家庭教育。从50年代开始创作。早期作品有自传体三部曲《童年·少年·青年》等。60年代创作进入颠峰,创作了史诗性的长篇巨著《战争与和平》。70年代创作了长篇小说《安娜·卡列尼娜》。80年代以后,托尔斯泰仍不断有杰作问世。1899年完成的长篇小说《复活》,可以说是作家一生思想和艺术探索的总结。晚年的托尔斯泰始终为自己的思想情绪与农民有距离而深感痛苦。

  2、走近作者:

  斯蒂芬·茨威格(1881~1942),奥地利著名的传记作家。擅长写小说、人物传记,也写诗歌、戏剧、传记、散文特写和翻译作品。作品有《月光小巷》《看不见的珍藏》《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象棋的故事》等。他的小说多写人的下意识活动和人在激情驱使下的命运遭际。他的作品以人物的性格塑造及心理刻画见长,他比较喜欢某种戏剧性的情节。但他不是企图以情节的曲折、离奇去吸引读者,而是在生活的平淡中烘托出使人流连忘返的人和事。初一时,我们曾学过他的作品《伟大的悲剧》。

  (二)检查学生预习情况:

  1、“读一读,写一写”中的词语(依拼音写汉字)

  yǒuhei zhìliú yúdùn qìyǔ jìngù xuānáng xīlì zhūrú jiǔsì gāngà

  cūzhìlànzào cángwūnàgòu

  黝黑滞留愚钝器宇轩昂犀利侏儒酒肆尴尬粗制滥造藏污纳垢

  yùyùguǎhuān hèlì jīqún

  zhèngjīnwēizuò hànshǒudiméi

  chénghuángchéngkǒng wúkězhìyí

  ànránshīsè guǎngmàowúyín

  郁郁寡欢鹤立鸡群正襟危坐颔首低眉诚惶诚恐

  无可置疑黯然失色广袤无垠

  2、解释词语

  藏污纳垢:比喻包容坏人坏事。

  崎岖:形容山路不平,也比喻处境艰难,这里指不平坦。

  器宇:人的外表;风度。禁锢:束缚,限制。

  鹤立鸡群:比喻一个人的才能或仪表在一群人里头显得很突出。

  诚惶诚恐:惶恐不安。广袤无垠:广阔无边。

  尴尬:处境困难,不好处理。

  犀利:锋利;锐利。

  颔首低眉:低着头显得很谦卑恭顺的样子。

  正襟危坐:理好衣襟端端正正坐着。形容严肃庄重的样子。

  甲胄:盔甲

  粲然:鲜明发亮的样子

  广袤无垠:广阔无边。古代以东西长度为“广”,南北长度为“袤”。

  盎然:气氛、趣味等洋溢的样子。

  3、区别几个字:

  髭(zī)嘴上边的胡子。

  鬈(quán)弯曲的头发。

  髯(rán)两腮的`胡子,亦泛指胡子。

  鬓(bìn)脸旁靠近耳朵的头发。

  鬃(zōng)一般指马、猪等畜类颈上的长毛。

  (三)朗读课文,整体感知:

  由“表”及“里”,课文明显地分为前后两部分,怎样分呢?

  全文可分两个部分。

部编版列夫·托尔斯泰优秀教案2

  1、教学目标

  1、了解托尔斯泰的生平和作品,包括思想变化和人生追求。

  2、通过文本的阅读,感悟托尔斯泰深邃而卓越的精神世界。

  3、掌握比喻、夸张、排比的修辞方法。

  2、教学重点难点

  感悟托尔斯泰深邃而卓越的精神世界

  3、教学课时:3课时

  4、教学预设

  第一课时

  1、导入

  请学生介绍列夫·托尔斯泰(你对托尔斯泰了解多少?)

  列夫·托尔斯泰是19世纪俄国的伟大作家,主要作品有长篇小说《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复活》等。

  课文中还提到了另外一位意大利文艺复兴时的伟大雕塑家、画家、建筑师和诗人,主要作品有浮雕《阶梯旁的圣母》、雕塑《大卫》、壁画《亚当与夏娃》等。

  2、整体感知

  给学生五分钟通读全文,思考:

  1)课文主要写了什么?大体可以分为几个部分?

  本文是列夫·托尔斯泰的“肖像画”(可参看前面的彩色插图)

  大体分为两个部分:(1—5)刻画托尔斯泰的外貌特征;

  (6—9)描写托尔斯泰那非同寻常的眼睛。

  2)读完全文后,你有什么疑问?

  3、精读文本

  集体朗读第一部分(1—5),思考:作者从那些方面来刻画托尔斯泰的外貌特征?

  (1—须发

  2—面部轮廓结构

  3—面部特征

  4—长相

  5—拜访者的态度。

(1)第1段主要写了什么?请你找出文中比喻和夸张的句子。

  写列夫·托尔斯泰须发的特点。

  面部轮廓的总体特征:多毛,浓密的胡须(反复描写)

  比喻和夸张铺排兼用:

  植被多于空地——喻“脸庞多毛”;

  皱似树皮——喻黝黑的脸膛;

  纠缠不清的树根——喻眉毛;

  泡沫——喻鬈发;

  像热带森林般浓密——须发;

  卷起的滔滔白浪——大胡子。

  作用:浓墨重彩的描绘,使人产生美的遐想。(比较插图)

  2)第2段的主要内容?托翁给人的印象是什么?写法上有什么特色?

  (大量的排比:整个面部像粗制滥造的小屋;额头像树柴;皮肤像村舍外墙那样粗糙。

  “给人的印象:失调、崎岖、平庸,甚至粗鄙。

  3)第3段重点写了什么?作者细致刻画乐面部特征,那么托翁美吗?

  面部特征——重点写面容表情,毫无避讳地展示了托翁外貌丑陋的一面。

  4)第4段突出托尔斯泰“长相平平,是俄国普通大众的一员”,作者是从哪些方面来写的?

  穿戴方面、职业方面、社会角色方面——意在表明托尔斯泰属于俄国普通大众。

  关键句:他与全体俄国人民同呼吸共命运——揭示这一点,也就是揭示出托尔斯泰的人生追求和心路历程。

  5)第5段的分析:写托尔斯泰的外貌令拜访者感到失望。

  写心目中的托尔斯泰与亲眼所见托尔斯泰的巨大反差,描写了拜见时哪些方面?(身材特点、言行特征、待客的方式)

  4、布置作业:

  你觉得茨威格在对托尔斯泰的外貌刻画中,那些地方描写得最精彩?为什么?

  假如请你来对托尔斯泰进行刻画,面对他的图片(或者课文前的插图),你还会怎样描写?

  第二课时

  1、复习旧课

  你觉得茨威格在对托尔斯泰的外貌刻画中,那些地方描写得最精彩?为什么?

  假如请你来对托尔斯泰进行刻画,面对他的图片(或者课文前的插图),你还会怎样描写?

  前半部分对托尔斯泰的描写,突出了哪两个特点?

  (一是托尔斯泰外貌的平庸甚至丑陋;二是他和普通人一样,混在人堆里分辨不出来。)

  2、感悟文本

  精读6—9段:(都写托尔斯泰那非同寻常的眼睛)

  1)第6段:写托尔斯泰犀利的目光。

  用了什么修辞?找出相关的句子(神奇的夸张和连珠的比喻)

  写出了托尔斯泰眼睛深刻、准确的洞察力。

  2)第7段:写托尔斯泰的眼睛蕴藏着丰富的感情。(眼睛是心灵的窗户,托尔斯泰丰富的内心世界,通过眼睛充分表示出来。)

  除了大量的比喻和夸张外,还用了什么修辞?

  (连续用两组排比句式,写托尔斯泰的眼睛可以抒发各种各样的感情。)

  引用高尔基地话作结,有什么作用?

  (运用夸张,干脆有力,耐人寻味,很好地表现了托尔斯泰眼睛的观察力、敏锐性和丰富性,写出了托尔斯泰那种能把万事万物尽收眼底的全方位的观察力。)他的作品反映了社会生活的各个层面,课文中有一句话可作对比的注释:再小的事物借助这副透镜都能看得清清楚楚,……这对眼睛连最微不足道的细节都不放过,同样还能揭示广袤无垠的宇宙。

  3)第8段:写托尔斯泰眼睛的威力。(关键语句的分析)

  思考:犀利与威力是否重复?

  为什么不描写眼睛的其他特点?

  A、“托尔斯泰面部的其他部件——胡子、眉毛、头发,都不过是用以包装、保护这对闪光的珠宝的甲壳而已。”——先抑后仰

  用粗鄙的外表来保护精美的珠宝,用粗鄙的外表来保护精美的珠宝,用粗鄙的外表来保护精美的珠宝。(眼睛)

  B、“这对珠宝有魔力,有磁性,可以把人世间的物质吸进去,然后向我们这个时代放射出精确无误的电波……”

  用粗鄙的外表来保护精美的珠宝,对托尔斯泰眼睛的描写,已经不再限于肖像描写了,而是含蓄地揭示了托尔斯泰作为伟大的现实主义艺术家,对他所处的时代作出准确、深入、全面的描绘,成为时代的代言人。因为他的文学创作,既来自对社会生活、人间世态的观察、研究,同时又用他的艺术巨笔把它们准确地表现出来,展示了时代的本职和要求。

  C、“当这一副寒光四射的匕首转而对准它们的主人时是十分可怕的,因为锋刃无情,直戳要害,正好刺中了他的心窝。”

  这句话写出了托尔斯泰作为“清醒的现实主义作家”,对现实的批判是及其深刻而准确的。作为19世纪俄罗斯现实主义顶峰的代表,托尔斯泰的笔锋几乎指向了社会的各个方面,特别是对沙皇的专制、法律的虚伪、贵族的腐朽、农民的贫困原因,无不给予深刻的揭示。这在他晚年的长篇巨著《复活》里表现得尤为充分。他的作品引起沙皇政府的恐慌,曾企图将他监禁或流放,但慑于他的声望和社会舆论而中止。

  4)第9段:赞美托尔斯泰犀利的目光,同时揭示他人生的不幸。(结合课后练习四,理解“幸福”的含义)

  介绍托尔斯泰世界观的转变和晚年的经历。

  “具有这种犀利眼光,能够看清真相的人,可以任意支配整个世界及其知识财富。”——这样的人可以成为整个世界及其知识财富的主宰和主人。

  “能够看清真相的人”常常是痛苦的,这就是我们常说的智者的痛苦。如果托尔斯泰既是智者又是仁者,那么他的痛苦将是双倍的。托尔斯泰正是这样的人,他看透了暴政、丑恶、虚伪和苦难,也看清了造成人间种。种罪恶的原因,并尽其毕生努力去改变它。但事实总是事与愿违,这才是的痛苦。晚年的托尔斯泰厌弃贵族生活,决然放弃财产,以至和妻子家人产生矛盾,最后毅然离家出走,而客死于途中。

  第三课时

  课后习题和作业的讲评

  托尔斯泰生平介绍补充

  课外拓展:托尔斯泰代表作品《复活》《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的介绍。

部编版列夫·托尔斯泰优秀教案3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理解、积累文中“轩昂、器宇、犀利、郁郁寡欢、正襟危坐、诚惶诚恐”等词语。

  2、了解列夫·托尔斯泰的生平和人生追求及其精神境界。

  能力目标:

  1、感知课文对列夫·托尔斯泰的独到细致的刻画,体会作者的崇敬、赞美之情。

  2、体会课文采用欲扬先抑手法的艺术效果。

  3、品评语言,学习课文运用神奇的夸张和连珠的妙语描写形貌的手法。

  德育目标:

感知人物深邃而卓越的精神世界,从中受到人文精神的熏陶。

  教学重点:诵读,感知课文对列夫·托尔斯泰外貌的刻画,理解本文独特的艺术手法

  教学难点:联系背景材料,渗透理解列夫·托尔斯泰的人生追求和精神境界。

  教学方法:诵读法联想法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语设计

  今天,让我们跟随奥地利作家茨威格,走进这位磨难中造就的伟人—列夫·托尔斯泰,探访他深邃而丰富的内心世界。

  二、资料助读

  作者简介

  三、诵读,整体感知文意

  1、范读后学生自读,要求:听准字音,体会感情,理解词语含义。

  (1)注音

  髭(zī)髯(rán)鬈(quán)黝(yǒu)黑

  滞(zhì)留禁锢(gù)颔(hàn)首低眉锃(zèng)亮

  犀(xī)利广袤(mào)无垠尴尬(gān gà)炙(zhì)热

  (2)释义

  犀利:(武器、言语等)锋利,锐利。

  器宇:气概、风度。

  禁锢:束缚、限制。

  轩昂:形容精神饱满,气度不凡。

  尴尬:(神色、态度)不自然;处境困难,不好处理。

  滞留:停留不动。

  鹤立鸡群:比喻一个人的才能或仪表在一群人里头显得很突出。

  正襟危坐:理好衣襟端端正正坐着,形容严肃庄重的样子。

  颔首低眉:低着头显得很谦卑恭顺的样子。

  诚惶诚恐:惶恐不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