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通过学习,学生会写7个生字,会认读8个生子。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3、引导学生了解画里少了丰富多彩的海洋生物,少了大家的分工、合作的精神。
情感态度:教育学生从小就要懂得分工、合作的道理,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引导学生在日常学习中真正做到分工、合作。
过程方法:
教给学生一定的读书方法,使学生学会自主学习课文,读懂课文内容。学会提出问题,与他人交流解决问题。学过的道理能得以运用,指导行为。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
今天,我们学习新课,请一个同学读课题。(指导学生读出疑问的语气)齐读课题。现在我们来学习这篇课文。
二、检查预习,整体感知。
老师已布置大家预习课文了,下面我们来交流预习情况。
1、首先,我们来读课文。读的同学要认真读,要读的正确、流利。听的同学要仔细听,要指出错误与不足。读完之后,思考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请同位相互检查读课文,每人读一个自然段。
2、刚才,我看你们合作得很融洽。现在我们全班交流一下,看你们是不是真正会读这些生字词了?(课件出示生字词)
师:看样子大家真正读会这些生字词了。(如果读的不准确:刚才有个别字词的读音同学们读的还不够准确,相信通过下面的学习大家一定会读准确的。)
3、通过预习,那谁知道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可以概括也可以简练)
师:看来,课文写了什么事,大家已经有了初步的认识。
(把全文浓缩成一句话,这就是读书的收获。)
三、提出问题:
我记得爱因斯坦曾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在读课文时你有什么问题吗?
结合学生质疑随机板书:为什么只画大鱼?为什么说这是一幅奇怪的画?海洋世界里都有什么?画里到底少了什么?
下面请同学们再快速地读一下课文,最好能按课文的顺序梳理一下这些有价值的问题。
生读课文。
师生共同梳理一下。
可按下列的顺序排出来:
①海洋世界里都有什么?
②为什么说这是一幅奇怪的画?
③为什么只画大鱼?
④画里到底少了什么?
过渡:通过检查,我知道你们预习得不错。这些问题你们说应怎么解决?(通过读书解决)
四、深入理解,解决问题,品评欣赏。
自己提出问题,自己读书解决,这是一种很好的读书方法。那就让我们一起再读课文解决这些问题吧。古人说的好不动笔墨,不读书。你们可以一边默读,划一划,写一写。
1、学生自己读书,先解决第一个问题。(师引导:要解决第一个问题需要读哪些段落。)也可以结合资料谈谈。(小鱼、小虾、沉船
2、你们已经解决了第一个问题,下面解决第二个问题。
请同学们自由读书,解决。(课件)这是一幅奇怪的画。(长长的画卷上画满了大鱼,除了大鱼,什么都没有。)
引导:
(1)那同学们的绘画水平不高吗?还是不愿意画?
(评价:你能联系上文来理解,你真会读书。)
师评价:你能结合课文中的句子,抓住重点词句来理解,这种读书方法很好。
(2)指导朗读。同学们争先恐后地画,绘画水平比较高。但是却画了一幅不符合要求的画。你认为,这句话应该怎样读?谁来试试?
3、那同学们的画里少了什么呢?请你读一读616自然段,把读懂的句子划下来。
(1)学生自学,教师巡视指导。
(2)经过讨论,三年级一班的同学知道自己的画里少了什么吗?
A、少了丰富的海洋生物。结合你查阅的资料说一说都有些什么样的生物。(小虾米小到什么程度;海草不起眼的;最不起眼的还有些什么?)师:用一个词来说,这就叫丰富多彩。
B、(指导学习人物对话。)分角色朗读课文,读出海洋生物之多来。
(3)学生回答。小结:刚才,你们也是一个接一个地回答的。
(4)教师小结:我们知道了这幅奇怪的画里少了丰富的海洋生物,我们也知道海洋世界是丰富多彩的。板书:海洋生物。
师:难道画里仅仅是少了这些生物吗?还少了什么?请同学们再读书,我想同学们一定会有更深的理解和认识。
小组合作讨论讨论:学生自读第16自然段。
小组交流一下:
A、少的是合作的精神。
B、少的奉献精神。大家都愿意干大事,不愿干小事,那样就干不好工作。需发有一种奉献精神。
师小结一下:对,要画好画大家首先要有合作精神,还要有奉献精神。画画是这样,干其它的事也是如此。板书:分工合作
4、你在生活学习中,有过与他人分工合作的经历吗?
请你针对分工合作向21世纪的人们送上一句震撼人心的话,让它引起全社会的关注!先同位商量一下。
小结:大家从自己身边的现实生活入手,唤起人们分工合作的意识,这是人类21世纪应当具有的最重要的能力之一。
学到这里,我知道你们理解了课文内容,明白了其中的道理。课文中的同学们和你们一样,也弄明白了。大家一起读读最后一个自然段吧。
五、拓展延伸,学以致用。
我这也准备了一张纸,现在我们一起分工合作完成一幅《海洋世界》吧!
六、总结全文。
本节课,你们自己提出了问题,又自己独立地解决了问题,这是很一种很好地自主学习的方法。大家在以后的学习中,就可以运用这种方法阅读有关的书。
一、教材分析
我们知道上课前要备课,备课要备教材和学生,但怎样来准备呢?今天我班门弄斧,以《画里少了什么》为例,把自己的备课感受做一展示,愿与大家共同探讨。
这篇课文讲述了一个在儿童生活中经常会发生的故事。在美术课上,老师让全班同学集体绘画《海洋世界》,同学们在长长的画卷上,画满了大鱼,经老师提示,同学们认识到这不是海洋世界,真正的海洋世界是丰富多彩的;通过讨论,同学们还明白了其中的道理——只有分工合作、齐心协力才能画好丰富多彩的海洋世界。这是一篇叙事性的文章,故事虽然简单,但却蕴涵着一个较深的道理。这是教参中给我们的提示,人们常说“标题是文章的眼睛,材料是文章的血肉,结构是文章的骨架,文意是文章的灵魂”。当我刚看到文章时,先被它的题目所吸引。题目以问句的形式出现,立刻会勾起读者的好奇心,“画里都画了些什么?它少什么了?为什么会少这些东西?”并且它还具有前推后延的作用。开始是孩子们争先恐后的作画,后面是在明白道理之后互相配合作画。抓住“画里究竟少了什么”这个问题起到了“牵一发动全身”的作用。表达也很精致。尤其是善于通过前后照应、相映成趣的词语,在对比中显示情节的发展和人物的变化,读来既感到清晰明快,又生动有味。比如前期画画完了,书中却说是“奇怪”的画,最后才是“真正”的画。理解本文,抓住这些词语,体会作者表现主旨的匠心。另外,这个故事看似简单浅显,但绝不单调平板、一览无余,而是摇曳多姿、引人入胜。故事的发展非常符合学生认识规律的过程,“要知道梨子的滋味,终要亲口尝一尝”,贴切生活的本质真实。
从结构上来看,这篇课文自然段较多,但从意思上看可分为三个大的段落,1—5自然段主要讲学生自发作画,画出了一幅奇怪的画;6—16自然段主要讲学生们进行了讨论,明白了道理(16自然段是全文的重点,揭示了文章的主旨);最后一个自然段讲学生们重新画了一幅真正的《海洋世界》。我觉得教师分析把握教材的结构,能够深入理解文章,感受它的起承转合,抓住文章的关键之处。正所谓“作者思有路,遵路识斯真”。
确定了这些,本课以“主体”发展为指导思想,采取“探究式阅读”的教学方法在脑海中渐成雏形。不需多做分析,可指导学生自读自悟,在合作讨论的过程中,抓住课文主要内容;使学生明白如何才能画好海洋世界,体会其中的道理。最后,让学生在阅读中联系生活实际谈感受,进而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使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通过相对独立的探究活动,学习知识,掌握技能,品悟语言,提高语文能力。
二、学情分析:
本课教学提倡学生参与确定学习目标,主张在学习中思考,在解决问题中学习。本课教给学生一定的读书方法,使学生学会自主学习课文,读懂课文内容。学会提出问题,与他人交流解决问题。学过的道理能得以运用,指导行为。我们生活在海滨城市,对大海、对海洋生物并不陌生,特定的环境,既为孩子们提供了广阔的生活舞台,使他们有机会亲近大自然,了解大自然,拓宽了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又给他们搜集书面资料、应用现代化手段等方面带来了方便。加上孩子们经过两年半的学习,已经初步具备自主识字的能力,小组合作、探究的能力,形成了自我评价、相互评价的习惯。这样,孩子们完全能够完成课堂教学的内容。但是不能否认,我们现在的孩子绝大多数都是独生子女,娇生惯养,自我意识很强,所以说这篇课文的教育意义是很强的,有较强针对性,有的学生从理论上能够说出道理来,“只有分工合作才能把一件事做好,但并不见得能够发自内心的认识这个问题。用什么方法打动学生的心,切实有所感受,在实际行动中做好这一点,才会受到真正的教育。这是本文的难点,也是它的美感所在。可能有的文章体现的是情感美,有的是一种智慧美,而本文则是这种情操美,即发现真理、意志美德等,这促使我进一步设想解决方法,努力从这个点进而联系全文进行三个维度的搭设,并确定教学目标。
三、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学生会写7个生字,能认读8个生字。
2、学生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学生能理解课文内容。体会到集体要做好一件事,需要大家分工合作。
4、学生懂得分工、合作的道理,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引导学生在日常学习中做到分工合作。
四、教学设计:
本课教学设计,以“探究式”阅读为指导思想。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通过相对独立的.探究活动和语言实践,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自己提出问题——梳理问题——解决问题。教学环节主要分为四个部分。
(一)谈话导入,激发兴趣。
师导语:课前我从美术老师那知道,很多同学喜欢画画。这节课我们就来读一篇跟绘画有关的课文。大家齐读课题。
(从学生的学习生活入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感知内容,读有所获。
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把全文浓缩成一句话,这就是读书的收获。
(学生在读准课文后,在教师的引导下初步了解文章大意,为下一步的质疑做好准备。)
(1)学生质疑。
我记得爱因斯坦曾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在读课文时你有什么问题吗?结合学生质疑板书。学生可能提出的问题是:为什么说这是一幅奇怪的画?画里少了什么?真正的海洋世界是什么样的?等。(本环节鼓励学生大胆地提出问题,如果学生提出的问题与文章内容偏差很大,教师也可参与提出问题。有的问题较容易可以请学生当时解决)
(2)制定目标。
再读课文按课文的叙述顺序应先解决哪个问题?学生读书后,师生共同梳理问题,确定学习目标:为什么说这是一幅奇怪的画?画里少了什么?
(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明确课文的叙述顺序,制定学习目标,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三)、精读领悟,读懂课文。
(一)解决“为什么说这是一幅奇怪的画?”结合52页的句子进行对比练习。深入理解句子含义,并为后文的学习埋下伏笔。
(在这个环节中,指导学生结合课文中的句子,抓住重点词句,结合课前预习理解了这个问题。同时渗透读书方法。)
(二)解决“画里少了什么?
(学生自学课文后,从语言文字理解到画里少了丰富多彩的海洋生物。)
教师相机引导:海洋生物还有什么,你能介绍几种吗?学生回答后,教师播放海洋世界的录像。
(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及课后预习,回答问题。通过观看录像,对海洋世界有了更充分的了解。)
(课件出示:一幅大鱼图)。教师导语:海洋世界这样美,可同学们为什么却画了一幅大鱼图呢?你们认为问题出在哪呢?请同学们再认认真真读读第16自然段。(课件出示第16自然段)
(学生在上一环节对海洋世界有了感性的认识,通过自读课文,知道画里少了丰富多彩的海洋生物。教师出示大鱼图,引起学生的思考,引导学生进一步探究。)
学生读书后,教师参与探究。教师导语:老师认为是同学们的绘画水平不高?那是因为他们不愿意画?学生联系上下文反驳教师的观点。最终悟出画里少了同学们分工合作的精神。
(在解决重难点时,教师适当地参与,学生通过联系上下文反驳教师的观点,引起进一步的思考:画里到底少了什么?)
(四)、拓展延伸,读活课文。
师生分工合作完成一幅《海洋世界》。
学生运用本课学到的道理完成图画,在实践中明白分工合作的重要。通过课堂练习,落实读写结合。)
在课堂中,我始终以参与者的身份,与学生一起开展相互作用的对话、活动,努力创设融洽的氛围,与学生交流对“我们和我”之间关系的体会,同时,我注重学生的自读自悟,以读促理解,以理解促感悟,激活学生的思维,充分调动了学生的求知欲和创新精神。在课堂中,根据学生的兴趣,以学定教,相机点拨、引导,学生发言积极,思维敏捷,使学生在获得知识,提高能力,丰富情感的过程中,明白分工合作的道理,在学习、生活中更多地去关注集体,关注他人,不断进步。最让我满意的是“联系实际,拓展延伸”这一环节,前面提到现在的学生大多是独生子女,养成了以自我为中心的性格,在学习、做事时很少想到别人,此设计目的是引导学生在日常学习、生活中真正做到分工、合作,进而培养学生良好的品质。
另外,教学过程中,教师还应该注意及时积极地评价,特别是评价语言针对性强,评价语言生动、具体,让学生充分体会到成功,从而使课堂充满生机与活力。
教学目标
1.认识8个生字,学习多音字“卷”,学会正确书写7个生字,继续培养学生自主识字的能力。
2.引导学生通过联系上下文或查阅工具书,理解“争先恐后、丰富多彩”等词语的意思,并积累运用词语。
3.继续引导学生学会一边读,一边想的读书方法,理解重点词句,进而抓住主要内容。
4.在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使学生明白分工合作、齐心合力才能画好海洋世界的道理,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
教学流程
(一)揭示课题,质疑激趣
1.板书课题,齐读课题。(板书课题:画里少了什么)
2.质疑:
师:看到这个题目,你最想知道什么?
生1:我想知道画里少了什么?
生2:我想知道为什么少?
生3:我想知道这是一幅什么画?
……
师:下面,我们就带着这些问题来学习课文。
[点评:从课题入手,从学生的需求入手,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好奇心和参与学习的兴趣,体现了兴趣先导。]
(二)初读课文,自主识字
1.师: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把课文中的生字标出来,用我们学过的识字方法,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认识它们。
2.学生自由朗读课文,学习生字,教师巡视指导。
3.检查初读课文情况
(1)同桌互相读课文,听一听,学一学。
师:谁愿意把课文读给同学们听?
(2)指名读课文(5名学生),学生评价。
(3)认读生字。
①同桌互相认读生字卡片,交流识字方法,教师巡视指导。
②课件出示生字:
A.“开火车”读,巩固生字的掌握情况。
B.出示“绘、搬、瑚”等字,说一说是怎么记住的?
C.出示蓝色的“卷”字
师:你发现了什么?(引导学生用“卷”字组词,用另一读音说一句话)
D.指名读自己喜欢的生字,组词。
[点评:学生通过自读、同桌互读、指名读等形式,已基本能整体感知课文内容,同时,这一过程也是学生自主识字的过程,再加上同桌之间的合作和指名读,巩固了学生对生字的认识。]
(三)精读课文,理解感悟
1.师:请同学们再读课文,想:你读懂了什么?知道了什么?
2.汇报交流:
(1)生1:我知道美术课上,文老师让同学们集体绘画《海洋世界》,而同学们在画卷上只画满了大鱼,其余什么也没画。
出示课件(一):(课文插图)引导学生观察
师:这是海洋世界吗?
学生异口同声地回答:“不是。”
师:海洋世界里有什么?
学生七嘴八舌地说:“有珊瑚!”“有水草!”“小虾米!小鱼!”“还有海鸟呢!”……
生2:老师,我知道这幅画中少了丰富多彩的海洋生物。(板书:画中少了丰富多彩的海洋生物)
师;同学们说得很好,下面,我们一起来欣赏真正的《海洋世界》。
出示课件(二):(《海洋世界》)
学生们一边欣赏一边啧啧地称赞,议论。
生3:老师,我知道“丰富多彩”的意思了。是说海洋里有各种各样的生物,数量又很多。
师:说得很好,联系生活实际来理解词语是一种好方法。
生4:我能用“丰富多彩”说一句话。我们的课余生活是丰富多彩的。
学生纷纷鼓掌,教师对其投去赞许的目光。
再出示课件(一):
师:这幅画里为什么只有大鱼呢?小组讨论。
学生们热烈地讨论起来。
交流,学生争先恐后地发言:
生:因为在海洋世界里,大鱼是最重要的生物,大家都愿意画它,不愿意画别的。
生:在画画的时候,同学们各人画各人的,你们看“椅子搬到一旁,……争先恐后地动起笔来。”他们没有把自己看成是集体的一员。
生:对!这一句是讲他们都抢着向前,害怕自己落在后面。这也是“争先恐后”的意思。
……
师:你们觉得他们应该怎样做,才能画好《海洋世界》?
生:他们应该先分工,有画大鱼的,也有画其他海洋生物的,然后共同努力,就能画好《海洋世界》。
师:说得好!我们一起来读这段话。读了这段话,你们觉得画里还少了什么?
生:我觉得画里还少了大家分工、合作的精神。(板书:还少了分工、合作的精神)
3.师:学习了这篇课文,你还有什么疑问?
生1:我想问同学们,从这篇课文中学到了什么?
生2:我也想问同学们,如果是你,你会画什么?
……
4.学生们思考着,讨论着。
5.集体交流:
生1:我学到了集体做事情,需要分工合作。
生2:我要画小鱼、小虾。
生3:我要画……
……
6.师小结:同学们说得很好,集体要做好一件事,需要大家分工合作,重要的事要有人做,次要的事也要有人做。
[点评:从学生的需求出发,让学生自己去体验、感悟,交流心得,尊重学生阅读的不同体验,引导学生抓住课文的重点部分分析,并及时给予指导,使学生在质疑、讨论、交流中,真正明白分工合作的道理,培养了良好的道德品质。]
(四)联系实际,拓展延伸
联系实际:
1.师:生活中哪些事情需要分工、合作才能做好?
生1:做值日的时候,需要分工、合作才能做好。
生2:出黑板报的时候……
生3:植树的时候……
生4:盖房子的时候……
……
2.师:你有什么感受和体会?
生1:在做事情时,我要先学会如何分工,再与别人合作。
生2:生活中需要合作才能做好的事情真多,我再做事情时,一定要多想想别人。